找到相关内容5181篇,用时13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弘扬佛教优良传统 共创和谐新世界

    佛教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教导我们要学会净化心灵、他不二、慈悲无我、感恩报恩、包容和尊重异己,建立平等无我之。我们要传播和弘扬这些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佛教优良传统,为共创和谐新...弘扬这些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佛教优良传统,为共创和谐新世界发挥积极作用。 一、净化心灵 人心和善 家庭和乐 彻底净化,清除一切粗细烦恼的污染和无明的遮蔽,令心识本具的清净光明像烈日驱散阴云...

    李玉玲

    |弘扬佛教优良传统|共创和谐新世界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03873892.html
  • 于君方:《伪经》与观音信仰(2)

    而生清净心,以如实见得清净故,  是名第一希有。佛言世人欲识如来心性,是心性者,我  不独有,众生皆具,唯性自性本根,妾想  125 页  分别,迷常住真心,失真空净性。 ( 《卍续藏》卷 1, ...)咒诅诸毒药,所欲害身──还着于本人  (9)遇恶罗剎毒龙诸鬼──不敢害  (10) 恶兽围绕,利牙爪可怖──疾走无边方蚖蛇及蝮蝎  ,气毒烟火然──回去  (11) 云雷鼓掣电,降雹澍大雨──消散...

    于君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83273944.html
  • 湛然理具思想之探讨

    认为天台二祖灌顶殁后至第  五祖左溪玄朗时代,称为天台宗的第一黑暗时代(参见  《天台学--根本思想???展开》,页300)。而安藤俊  雄所持之理由有三:(一)、因天台山距离政治文化中  的长安...念即  念而不念,亦即是不住于念。故禅宗以无住为体,犹如《金  刚经》所说:「应无所住而生其」。  有关心体观念在《坛经》已确立,且强调自性本净,如  其云:  善知识!世人性本自净,万法在姓(性...

    陈英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92874002.html
  • 玄奘大师在印度境内游学与善财童子参学有关地理、路线、及其意义之探讨

    了本经之编集大会。结集完成后与会者以「为境」,乘「花宫车  」至天上得佛印可。禅宗达摩东来传佛心印者,就是这本经典。   [4] 本经有七处九会;也就是七场、九幕之剧作︰   项次\会次  初会 ...传到  这一地带为主。直到善财再进一步「到天上留学」以后才到最南端,见到了普贤,也成就了  己之道业。如图五。  《华严经》将出世,入世行之崇高理想,藉华严法会与善财参学与大乘佛教之发展背景相联 ...

    李志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020674457.html
  • “学”、“证”之间——近代以来佛教研究方法的困境及其反思

    学者的,还要了解文字语言的无常无我,直从文字中去体现寂灭”。 印顺的“三法印”准则,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内学院的尊己卑他倾向,为探寻佛教的内在理解以及以经解经的方法确立了一定的范式。不过,印顺的包容... 在此,太虚认为东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,与西方文化的渐进积累与逻辑推演不同,佛教文化及中国文化则主要是发乎“”,佛儒这种两种文化最初都是是发乎圣人之,而其文化的承传主要是此“”的体证与相传...

    唐忠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5474754.html
  • 四种涅槃

    了。因此,追究生死的根本原因,就是一念妄动,执着事相,执取境界,而落入相应的业果中。 如果我们现在时时锻炼,晓得一切色相,一切境界都是空花水月,都是妄想现前,不去追逐,不去贪求,不去执取,都空净...佛法是积极的,是无为而无所不为的。 所谓空者,就是把你的妄心空掉,把你的贪取空掉,把你的私心灭掉。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,妄想执着,颠倒迷痴而不自知,贪和嗔都是因痴而来的。没有智慧叫痴。因没有智慧之故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41875667.html
  •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述义

    试想想,你是不是在此岸?但又如何叫做此岸呢?倘真明白了此岸的苦厄,方有出离的决心。然世人未尝不知苦厄,又因不明正理,再加依赖习性,不图了,但求人救,是以求佛求法求僧,离题更远了。 佛在华严会上,...种植善根,今生会启发,无所执,灵活,不同凡见,自然入圣。这全是般若的功行,切不可看轻了他。 凡未曾深达实相的人,也往往好谈般若。因为功夫不深,不觉流入于妄谈般若的病。譬如初学医的人,粗知药性,乱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33476149.html
  • 【般若波罗密多心经】浅释--净慧法师(末法众生必读之一)

    五蕴束缚一样,看什么都不染著,不管“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”哪个方面来的,包括起的念头。这个是魔境、是我的五蕴。自己的习性一出来,用一句佛号来代替它。再说一下怎么把它空掉, 一定要知道不用思维念佛,是...心外无相。这是菩萨的,不是众生。无罣碍故心外无法,心外无相的原因,向自己的自性观世音求,心外无相真般若,我们的神识去掉业报,业报减少时,你去证得就能出离,静坐是向求,你向四大名山求都是向外求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73376375.html
  • 佛教常见词汇解释

    说话。禁语在于收摄口业,反观,故于禅堂参禅时,则须先禁语,藉由禁语来约束身心,以达清净自在。 福田 凡敬侍佛、僧、父母、悲苦者,皆可得福德、功德,犹如农人耕田,能有收获,故以田为喻,则佛、僧、父母...波流离王的开示为通说。《木子经》:"佛告王言:"若欲灭烦恼障、报障者,当贯木子一百八以常随,若行若坐若卧,恒当至心,无分散意,称佛陀、达摩、僧伽名,乃过一木子。如是渐次度木子,若十若二十、若百若千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0576465.html
  • 略论明心见性--元音老人

    的。 复次,从佛教的宗旨来看,圆顿教从最究竟处著眼,说无生死可了,无涅槃可证,无佛无众生,法法皆空。起心动念,即乖宗。所谓‘举即错,动念即乖’,它是以无所宗为宗的。无所宗...那么,由它生起的妄心,更是虚幻中之虚幻了。现代的哲学家们也说‘’是客观物质的反映,但他们只说由物产生,没有道出物何由而产生,不及佛经说得全面。佛说:‘,因...

    元音老人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04776544.html